《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发布。
【发展目标】
2025年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建成
《规划》明确,要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将通州区建设成为文化和旅游品牌形象突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强劲、文化和旅游氛围浓厚的全国智慧文旅引领区、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具有时代感的运河北首盛景再现。
到2025年,各项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研究发掘工作全国领先,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建成,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建成开放,成功打造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具有时代感的运河北首盛景再现
到2025年,大运河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建成,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建成开放,成功打造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文化和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到202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2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建设一批国际化、精品化、品牌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到2025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0平方米。
——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初步建成
围绕环球主题公园建设运营,打造北京文化旅游新地标,力争到2025年将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文化旅游科技融合发展引领全国
依托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一批世界级文化和旅游产品。到2025年,建设一批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各级文旅场馆和景区实现在线购票、在线预约和智能导览。
——文化和旅游行业治理水平大幅提升
持续推进“放管服”,力争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行政审批“一网通办”达到80%以上,文化和旅游领域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95%以上。
【重点任务】
历史文化遗产挖掘
《规划》提出,坚持保护优先,严格落实大运河遗产保护要求,推动大运河沿线遗址遗存、重点片区历史风貌和古镇、文物遗址等整体保护,留住运河往事记忆。
重点加强对玉带河故道、北运河故道等历史水系及古码头的考古发掘,恢复部分具备复原条件的历史水系重要点段。
保护好通运桥、虹桥、东门桥、广利桥、张家湾石桥(善人桥)等古桥,合理疏解过桥交通功能、修复周边历史环境。恢复再现运河标志性历史文化景观,推动潞河驿等文物建筑复建。
丰富大运河文化档案和典籍资源,搭建形成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化数据平台,支持雕漆制作、风车制作等非遗文化在历史文化街区、博物馆等地展示表演。
打造文旅商融合发展新高地
《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等一系列计划。积极推进游客中心、大运河文化沉浸式体验、北运河非遗传习所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建设集水幕观影、灯光秀等于一体的运河城市观景平台。
《规划》提出,打造大运河水上观光旅游精品线路,开通“通州运河”航线,实现通州区境内全线游船通航,远期与武清、廊坊、雄安新区共同开通北运河水上旅游线路。
推进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水上连通。打通大运河与环球主题公园内部萧太后河连通河段,开通水上巴士,将环球主题公园与大运河进行水路连接,形成通州特有的水上旅游观光通道。
《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建成通州古城核心展示园,通过恢复水系、营造绿化植被、设置文化节点等综合手段,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历史风貌。以此为基点,建设通州大运河集中展示带,串联通州古城等历史文化遗产。在核心展示园和集中展示带以外,加强路县故城遗址、张家湾古镇等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文化资源展示,形成大运河主题特色展示点。
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综合体
《规划》重点指出了三个特色小镇的任务。
张家湾设计小镇
《规划》提出,围绕张家湾镇运河文化艺术中心、张家湾遗址公园等重大项目建设,研究恢复古城墙、古集市,建设漕运客栈、演艺茶楼等住宿餐饮设施。配套建设24小时城市书房等现代公共服务设施,打造以运河漕运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台湖演艺小镇
《规划》提出,发挥台湖国家大剧院舞美基地龙头带动作用,建设一批特色化剧场群落,持续举办一系列戏剧节、文化节等演出活动。完善小镇精品民宿、特色小吃街等文化和旅游消费配套,形成城市副中心文化繁荣发展新板块和夜间经济新地标。
宋庄艺术小镇
《规划》提出,以世界文化创意交流中心、中国艺术品产业化基地、国家艺术特色小镇典范为发展定位,打造含艺术生活服务区、艺术产业综合区和原创艺术体验区在内的宋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推进三座古城分类保护利用
《规划》明确,要按照“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保护利用好以大运河为核心、多类型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塑造新时代城市副中心文化之魂。
《规划》提出推进三座古城分类保护利用。其中,完整保护通州古城历史空间格局,勾勒由通州古城墙、古城门和护城河等构成的船形历史城廓,整体保护通州古城风貌。在张家湾古镇的保护与利用中,坚持“不拆真、不作旧”,保护村庄肌理及历史文化遗存,结合城墙遗迹、通运桥保护,加快建设张家湾遗址公园。实施路县故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成路县故城考古遗址公园二期。副中心将分区域推出一批精品文化探访线路,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生动讲述通州故事。
构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
《规划》提出多种举措,构建特色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
期间,将高标准完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建成并高水平运营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城市副中心图书馆三大公共建筑,将其打造为北京市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全区各街道和乡镇分别建设至少1个综合文化中心,在全区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各建设1个综合文化室。
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利用老旧厂房、改造腾退空间发展和建设实体书店,开办社区阅读空间,构建以公共图书馆、综合书城、特色书店、社区书店等为支撑的15分钟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到2025年末,人均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平方米。推出一批夜游博物馆、最美图书馆、亲子文化馆等网红打卡地。
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建设
在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环球主题文化旅游成为重点。
《规划》提出要推进环球主题公园二期建设,推动环球主题公园与大运河旅游景区联动。同时,加快通州文旅区建设,引入国内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文旅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以影视文化、旅游休闲、主题度假等为一体的环球产业集群,将文旅区建设成为国家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
在旅游体系建设方面,在文化旅游区、运河商务区等适宜地块发展大型休闲购物中心,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商店,探索在城市副中心建设免税店。推进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发展,开发运河文化主题特色船餐。
结合重点文旅产业,通州区还将聚焦艺术品创作与交易、演艺娱乐、创意设计等优势领域,培育打造形成2-3家区属骨干龙头文化和旅游企业。加速推进文旅产业园区建设,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5个文化园区成功入选市级文化园区,打造1个市级示范文化园区。
此外,鼓励文化产业园区、老旧厂房、仓储用房、老旧写字楼、特色街区等兴办小剧场、实体书店、文创商店、阅读空间,推出一批网红打卡新地标。大力发展夜间消费和线上消费新模式。
依托北运河两岸等区域景观照明系统,开发一批夜赏通州观景路线。依托大运河博物馆、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等推出一批精品驻场演出、实景演艺、夜赏文化、夜读北京等夜间文化旅游体验项目。